教学动态
11月4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二楼召开专业学生座谈会。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团队全体教师及各年级学生代表共 50 余人参会,围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践就业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座谈会伊始,教研室主任洪飞结合行业发展态势指出,新能源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 年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扩大,但人才供需矛盾与结构失衡问题仍较突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需始终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主动适配产业需求。

在交流互动环节,学生代表踊跃发言。2024级学生李同学提出:“新能源智能网联技术发展迅猛,希望课程能增加更多实操案例。”对此,洪飞回应,学院正联合比亚迪、蔚来等合作企业,将岗赛证要点融入课堂,近期已更新智能网联实训模块,实现“上课即上岗”的教学目标。
针对实践教学,2024级学生王同学分享了实训的体会:“合作企业北方汽修的导师现场指导让我快速掌握了电池检测技巧,但希望能增加真实情境实训频次。”北方汽修教学负责人表示,将依托3000余万元建成的岗位情境式实训基地,增加真实情境实训教学课时。

就业发展话题引发广泛关注。2025级新生张同学询问:“面对跨区域人才流动趋势,学院能否提供更多外地就业资源?”教务科长奚洋介绍,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6% 以上,实习月薪普遍超 6000 元,已与长三角、珠三角新能源企业建立合作,将为毕业生提供定制化就业推荐服务。
会上,教师代表还就课程优化、技能竞赛、职业规划等问题逐一回应,收集有效建议 32 条。洪飞在总结时表示,将把学生建议纳入专业建设方案,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更新课程体系,增设储能技术、智能运维等前沿内容;二是扩容“双师型”队伍,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教学;三是深化订单培养,扩大现代学徒制覆盖面。
此次座谈会搭建了师生沟通的桥梁,为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参会学生纷纷表示,将主动对接行业需求,锤炼专业技能,努力成长为新能源产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撰稿人:洪飞
摄 影:李晓微、金燕
审 核:杨彦伟
